园林设计开题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园林设计开题报告11、选题的背景
钱塘河地块位于钱塘河与大洋江的交汇口,周围多以小区为主。滨水景观设计集中于沿河两岸,靠前河路的这一块多用于公共人群,比如说:市民休闲锻炼、沿河观景、散步等等,还要考虑其对于交通路段的一个景观美化作用;而在水韵江南这一块,经过实地的考察我比较倾向于小区内部及和它比较靠近的人群使用,因此,它的设计针对性很强。
2、选题的意义
我选择鄞州的钱塘河地块的滨水区景观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开始考虑到的因素是离宁波比较近,而我自己来去考察比较方便;再次也是因为平时对于接触这方面作业的比较多,相对的好掌控,也更有自信心。该地块沿河而建,视野也很开阔,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对于一侧已经市政建设规划完成的情况下,再次的进行设计规划,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我在后期的设计上提供其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有更好的现实教材作用,也为我重新设计提供的更大的创作思维空间。
3、研究的基本内容
古往今来, 每个城市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万物的水源, 人类喜欢择水而居,因此呈现了很多城市多依水而建的特点。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地与水域的交接地带, 它是城市中特殊的景观空间, 处于多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之中, 人类活动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 各种自然与非自然因子相互渗透融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我要通过对城市滨水区的规划的了解, 更好的规划和设计钱塘河的地块,使该中介景观成为该区域景观中的亮点, 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是在尊重滨水区特有的自然规律, 考虑其所处城市环境大背景的前提下建设实施, 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 通过把滨水区的景观有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规划之中, 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研究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模式,必须首先弄清是什么我们的研究对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直达病灶。因此,我对于该地块的研究内容做了一些解说:
3.1明确该景观规划范围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生态建设重点,在自然生态格局的基础上确立滨水区层面生态系统范围,并与行政和经济方面的区划进行协调。
3.2研究滨水区生态建设规划
进行滨水区的宏观生态过程分析和生态建设规划研究,保持其连续性,并与生态格局相协调。将大尺度地形、地貌、植被及水体景观与城市整体形态有机结合,并寻找其中特有的自然适应形式和美学特征,形成滨水区景观特色
3.3建构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格局
滨水区景观生态格局的建构可以为城市提供符合生态机制的景观框架。包括滨水区生态廊道系统的建构,如河流、山脉等自然廊道与道路、水渠人工廊道,保持其各自完整性,确保生态流的合理运转;进行廊道结点建设,保护生态种源及联结,保护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板块与基质的自然联系;对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问题与城市的关系,并进行格局重构。
3.4亲水性和人性化
人的生活与尺度是一切景观设计的最高准则。在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营造上,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达到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的有机统一。特别要强调的是,滨水区景观的营造,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强烈的亲水愿望,而这一点也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3.5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是城市滨水绿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滨水绿地文化内涵和地方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一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加以表达,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是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它对恢复和提高滨水景观的活力,增强滨水绿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性、趣味性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的设计中还应该具备以下的条件:
3.6 城市滨水景观功能设计
从以人为本自然优先的原则出发,为避免功能的单一,可以把滨水景观区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管理区等。
3.7 依水景观设计
利用水体丰富的变化形式,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依水景观。如:亭、桥、榭、舫等都是其表现形式。
3.8 滨水区水体设计
水在滨水空间中是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滨水空间中最大的景点。表现形式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滨水的类型可分为人工开凿滨水空间和自然式滨水空间。
3.9 滨水游憩绿地的设计
在滨水空间休憩绿地的设计上,要充分的利用水体的特点。以植物造景为主,配置上当地独有的拥有文化内涵的小品设施。绿带的设计手法要因地适宜,采用自然的方式,尽量避免大量人工开凿。在植物配置上,因功能的需要需配置可供观赏的.树木花卉。还有就是滨水驳岸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滨水的设计锦上添花,提升整体可看性。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水质问题:地势平坦,水体流动性差,水质较差。
(2)污染问题:水体污染严重,明显可见生活垃圾乱排放。
(3)亲水性问题:滨湖地段景观利用率低,功能形式单一。沿湖亲水性差,湖岸处理至关重要。作为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绝佳去处的滨水绿地,亲水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4)水体面积减少问题:由于开发和城市规划,水体面积和湖网密度急剧缩减,给城市防洪、排涝和地下水的平衡带来不利影响。
5、研究的方法
5.1 对周围环境的实地考察
不同地域有自己的适栽物种,有自己喜好的颜色,有自己的空间形式特点,反应在景观设计上,就会形成不同的风格。[7]因此,在进行场地的实际勘探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对于在场地内活动的不同人群要做出的不同需求设计,使自己的设计在最大的程度上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又能使设计的作品独具一格,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5.2 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
了解周边居民的需求,征求多方面意见,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尽可能的满足市民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5.3 确立景观类型
在对进行实地考察后,以“动”为设计的理念,“律”为设计之本,将钱塘河这个临水的地理优势体现到景观设计之中,好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
5.4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对于国内外这种滨水的现状和发展加以比较,以 ……此处隐藏4675个字……与本文研究对象息息相关的文献综述,对武汉四大佛寺的历史沿革、发展演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但是对其寺庙园林空间艺术手法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所以说寺庙文化及寺庙园林景观还有待深入探讨、学习及研究。
研究方法可以从中国寺庙园林,园林化的表现及寺庙园林中的禅的意蕴、寺庙园林的发展起源,结合我国宗教文化与园林景观构成入手。
存在问题,大部分文献都仅作于对一部分文化入手进行讲解,如只对中国寺庙文化进行分析,对景观设计及园林配置进行分析,没有一系列深入的结合寺庙与园林,宗教与景观文化的探讨,现代城市园林的设计方向,及寺庙园林对城市园林的深远影响。
现代城市的园林空间应当不仅具有诗意,更应具有内涵。内涵与诗意本源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场所精神,因此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掌握场所精神。
这是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也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更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属于人性的,属于特定地域人们的生活,当然也最容易得到人们心中的认同。
主要参考文献:
1.金荷仙.寺庙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中国园林,1998(6):28-30
2.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84
3.赵光辉; 寺庙园林环境的构景 [J];城市规划; 1985年05期
4.金荷仙,华海镜;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J];中国园林; 2004年12期
5.贺晓娟,邹志荣.论寺观的园林植物配置特点.2002年9月.86-88
6.郑其新.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福建热带科技.第30卷第1期.2005年.36-37
7.邓泽森.汉阳归元禅寺历史新考[J].考江汉大学学报,2000(8):122-124
8.陈栋.《蓝天园林》2007年第5期总42期
9.管欣.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6-119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系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园林设计开题报告4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1)选题的理论意义 一般边坡绿化按其实质可分为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其实质意义是非常明显,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就土质边坡绿化来说,边坡绿化对道路路基的保护作用和美化效果尤其突出。坡面防护方法大致可分为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植物防护方法就是栽植草木等植被进行坡面防护,又被称为生物防护方法;工程防护方法包括构造物、挡土墙栅栏、锚固、喷浆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而道路边坡绿化一般大体分为施工和后期养护两阶段。即施工工程和养护工程。 边坡绿化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环境、减少噪声、舒适行旅、诱导汽车行驶;边坡绿化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边坡绿化也是防风、防沙、防雪、防水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2)选题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水东路的边坡绿化具体实例分析,展现贵州省贵阳市的林城城市的绿化特色。边坡绿化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车行驶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对边坡绿化工程的发展和建设,将提高和影响贵州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高度和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更是发展中的林城贵阳环城林带的的宣传标志。
二、研究动态、见解
1、 研究动态 国际上有关道路防护与加固技术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广大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自20实际90年代以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已成为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热点和重点,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公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公路运营后,路体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产生了噪音﹑汽车尾气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逐渐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公路的环境建设和绿化被重新认识和加以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和公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道路的建设和绿化更是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见解 关于贵阳水东路的边坡绿化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1.调查、研究和分析水东路段的工程绿化情况。
2.结合先进的边坡绿化技术,阐述和分析边坡绿化的方式及其作用。
3.深入的分析水东路的边坡绿化情况及相关资料,总结贵阳在高速公路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习和观察水东路的土质状况、施工环境及绿化现状;然后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公路绿化资料,详细的分析边坡绿化的方式、功能和作用,分析得到关于贵阳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所取得的成就。
2.研究方法: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2.1实习观察法:通过参与水东路的绿化施工实习,系统的分析水东路绿化过程、绿化方式、绿化的作用、绿化现状,以及分析边坡绿化在贵阳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及影响。
2.2资料研究法:通过自己现场观察、调查记录和多方面的考证,以及通过网络资源和相关着作的查阅借鉴,来研究边坡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方式、作用、地位、以及现状,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3.技术路线
四、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第一步:20xx年12月确定选题。
第二步:20xx年1月至3月,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提交开题报告,论文初稿。
第三步:20011年4月初,提交论文第二稿。
第四步:20011年4月中旬,提交论文第三稿。 第五步:20011年4月下旬,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绿化苗木树种选择[J].中华园林网,20xx(3)
[2] 杨燕。王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xx(1)
[3] 谢建明。白史且。戚少国。苟文龙。严东海肖飙。三维植被网在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中的应用研究[J].草原与草坪,20xx(4)
[4] 孙捷。毛国卫。李德超。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安徽建筑,20xx(4)
[5] 任洁清。创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的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2)
[6] 王明月。崔旭光。李瑜。高等级公路的边坡防护[J].交通科技与经济,20xx(1)
[7] 朱海鹰。徐国钢。张军。张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J].中外公路,20xx(3)
[8] 安保昭。坡面绿化施工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