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发言稿

时间:2024-07-10 23:13:27
记者节发言稿

记者节发言稿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还是对发言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节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者节发言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同学能够参加我们《红树林》编辑部举办的第十六个记者节晚会,欢迎你们的到来。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为我们编辑部做出努力的各位老师,还有各位编辑部的伙伴,编辑部的成长一直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谢谢你们。

前几天,11月8号,记者节,我在网上看到了两篇关于今年记者节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雪落记者节》,里面说到:"网站拿到了记者证,新华社宣布机器人写稿,从此记者不但有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分,还有人和机器人之分。此前的所有记者节,都不曾这么热闹,也不曾这么寒冷。"作者是一个在媒体里面工作了19年的老资格,采访过很多人,见识过很多东西,写过很多东西,出过很多影像声音作品,但在今年的记者节,写了一篇他自己认为满满的都是负能量的文章,说他自己像一头牛,吞吃了很多青草,却没有挤出几滴有营养的奶,说媒体行业的没落,说这是对行业病态,傲慢,没心没肺的报复。我虽有同感,但我并不想这么认为。

还有一篇,不,应该说的一个系列,是在梅州日报上,系列的题目是《新闻的力量—20xx年记者节特别报道》,这个系列是梅州日报5位记者回顾职业生涯中难忘的新闻当事人所做的文章,五篇文章都对我们有借鉴之处,在系列的开头说到:记者的天职就是发现,然后记录。他们总是站在新闻事件的最前沿,用生动的文字、独特的镜头,挖掘背后细节,记录动人瞬间,讲述感人故事。我觉得很对。

《雪落记者节》里还说道:"新闻门槛不高,但是水很深,因为它是需要勇气的职业,勇气往往比能力重要。"

希望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未来的新闻人,能保持我们的勇气,我们一起,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

最后,希望今晚的我们,能很开心,快乐。谢谢!

记者节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今天非常荣幸在第XX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喜欢博学的央视名嘴水均益,因为喜欢睿智的白岩松,喜欢犀利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XX岁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xx年夏天,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当年的梦想,走进了广电。这个选择,让远在XX的父母始料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在离他们千里之遥的扎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一直在这个辛苦的岗位上执着的坚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来第XX天,回想这四百多个日夜,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完全像没有归宿感的浮萍,随风飘零。幸运的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记得今年六月五号那个深夜,那晚我在做的义工特别节目。为了赶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点。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了可怕的是,节目没有保存,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

眼看第二天的节目将受到影响,那一夜我对着空无一人的制作室失声痛哭——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担任栏目制片以来,我结识了一群夕阳老人,他们年近古稀却乐观的自比廉颇,年轻时他们曾为发展挥洒汗水,暮年却仍然为这方热土出谋划策。他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黄鑫悲惨的家庭遭遇张贤亮血气方刚的父亲张圣刚,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张曼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张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来武汉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广电人的汗水。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今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xx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节发言稿3

一轮圆月,一叶孤舟,深邃的夜空拥抱着波光粼粼的大海。望着这张令人陶醉的明信片,仿佛又回到与校报初相识的那天。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想起校报的见面会,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我默默地找了个地方坐下,有些期待,也有些惶恐。听着同学们一个个的介绍,觉得自己和她们很像,仿佛大家已是故人,却又有些隔离与生疏。待我上台自我介绍时,故作镇定地说完下台,学姐问我,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我竟紧张得连名字都忘说了。

初次听到“每周一篇新闻稿”的任务,心里暗暗说道会有这么多新闻吗。后来慢慢地发现,原来在海大,缺少的不是新闻,而是发现新闻的眼睛。从此,走在校园里,我仿佛肩负了一份神圣的使命 ……此处隐藏9775个字……们一直致力于开源节流、压缩其它开支,加强硬件建设。目前的设备状况有一定的改善。2019年投入20多万元,对播出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硬盘播出,组建了编播局域网,提高了播出质量。2019年和2019年分别投入资金近30万元,添置了摄象机、非线性编辑机、现场直播微波、硬盘播出机、数字切换台、ups不间断电源、gps卫星校时系统、台标机、新闻采访车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播出质量。今年,我们对办公大楼和发射机房进行了加固维修,对数字编辑机、摄像机进行了全面维修,添置了三角价、电池、磁带、新闻等等必备的器材,添置了播出机一台、标清非线性编辑机两套,等等,总投资20多万元。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今年先后获得了省广电局授予的创三好特别奖、九江市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九江市委宣传部授予的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瑞昌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市委宣传部授予的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2、全体员工的艰苦拼搏是决定性因素

特别是在11、26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广播电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广电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广电人的敬业精神得到充分发扬。记得当时正是星期六,地震发生后,我台所有人员立即赶到单位,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余震、楼房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从危房里抢搬出编辑机、摄像机、字幕机等设备,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迅速在露天搭建了简易编辑台,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迅速恢复播出,全体记者兵分数路深入采访,及时报告震情、报道广大干群抗震救灾等情况,传达上级指令,稳定受灾群众情绪,并将地震的现场画面在第一时间内送往上级媒体。此后一个多月中,我们在帐篷里、危房中坚持工作,并打破常规,实行滚动新闻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为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西电视台以《马路边的电视台》、《帐篷电视台》为题、江西日报以《震不断的电波》为题对我台的事迹进行了专门报道,并被境内外多家知名媒体转发,影响巨大。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广电局领导多次亲临我台视察,听取汇报,指导工作,解决困难,给我们以极大的温暖和关怀。特别是2019年12月21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同志亲临我台视察,在详细了解了我们的困难和工作情况后,对我们在房屋、设备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团结一致,出色完成震灾重大采访、宣传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这次抗震救灾充分证明,新闻队伍是一支战斗力强、综合素质高、能打硬仗的队伍,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给予了我们极高的荣誉和评价。

3、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

三、今后工作打算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队伍建设

3、加强节目建设

记者节发言稿14

在校报记者团一年多了,回想这一路走来,感觉自己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我遇上了很多棒棒的活动。进入校报之后,我开始去听各种讲座,观看各类活动,体味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外同乐会和图书漂流的活动了,它们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个让自己收获和成长的机会。

我遇上了一个好时光。刚上大学,就遇XX周年校庆,那时可以看校庆的节目,还可以写相关的报道或者人物专访,结交很多的朋友,收获很大。

我也遇上了一个美丽的校园。印象中刊登在校报的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秋日睡莲》,那时候从图书馆出来,沿着木桥走,想放松一下心情,突然一朵睡莲出现在眼前,那种感觉难以言表,明明已是晚秋,睡莲还在开放着,虽然只是一朵,但是令人欣喜若狂。今年春天发表了一篇《春天来了》,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有看过北方的春天吧,忍不住绞尽脑汁寻找适合的词汇去赞美她。

我还遇上了一个好机遇。XX日报开启了创客,到我校召集学生记者。我有幸参加了那次会议,并成为XX创客校园记者团的一员。今年,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老师带领下,和同学一起写创业报道。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遇上了一群好的人。记者团的小伙伴都很好,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加油!特别是借助校报的平台,和大家一起去三下乡,让大学生活更加美满。老师亦很亲切,即使很忙也愿意抽出时间来给我们讲解相关知识。

让我们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去报道更多的校园新闻,去书写X大的美丽。

记者节发言稿1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新闻人们: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代表14级新闻班27个女汉子和9朵美丽的金花上台发言。14级,是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级。前方有师兄师姐作为我们的榜样开拓光明道路,后方也有师弟师妹们与我们一起肩负着红树林编辑部蓬勃发展的重担。那么作为未来新闻人的我们,红树林编辑部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锻炼平台。

谈起红树林编辑部,在大一时就开始对他充满好奇,当看着红树林报纸编辑栏上师兄师姐的名字,顿时对师兄师姐充满崇敬感。加入红树林编辑部后,感受到了这个组织的温暖,熟悉的老师、同学们,让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家。进入红树林编辑部后,真正接触到具体的工作时才明白当初红树林编辑部筹建的困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没有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辛苦付出,也就没有红树林编辑部的今天。现在,他们已经构建好大部分的框架。接下来,肩负起重任的就是我们了。在前人的努力下,我们将会继承并发展好红树林编辑部。

对于大学生活。在这里,我想对大一说一些建议:

1.好好学习大一的专业理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2.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比赛,扩大自己的认知视野,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做好大学的规划。仕途,商界,学术。大致说来,每个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条道路中的某一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不妨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塑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4.如果你的全部学识与才华都能通过百度轻而易举地搜索出来,在人人都会上网的年代,你的价值就等于零。特别是如今已有写稿机器人,那么作为记者,如何才能竞争得过写稿机器人,这值得每个新闻人深思。

5.作为新闻人,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很多书你现在不读,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读了。虽然不是每本书看了都一定有用,但是,因为你不知道究竟哪本书以后会有用,所以只好多看书,并且抛弃那些过于功利的想法。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只有书看多了,才能成为一个杂家,而只有成为杂家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人。

最后,对于一名新闻人,对新闻理想的理解是什么?如何看待当下新闻人的新闻理想?我想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得这样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我所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新闻人为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社会责任的执著坚守,是对新闻事业不离不弃的满腔热情!"谢谢大家!

《记者节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